防水之家讯:为祝贺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的召开,中国建材报约我就当前水泥行业形势和如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谈点看法,现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水泥行业形势虽有好转但仍严峻
2013年来以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巨大压力之下,我国水泥工业产能严重过剩、需求增长严重不足的矛盾凸现,全行业出现生产、销售、价格和效益全面下降,产品卖不动,货款难回收,企业没效益,职工没收入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经营日益困难,全行业形势日趋严峻。
特别是2015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23.5亿吨,同比下降了4.9%,为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全国水泥平均出厂价格270元,同比下降了29元;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897亿元,同比下降9.4%;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只有330亿元,同比下降58%,比上年少赚400多亿元;比历史最高年份少赚700多亿元。东北、华北、西北水泥行业全线告急,盈亏相抵后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规模以上3392户水泥企业亏损总数达1181户,亏损面35%;亏损企业亏损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19.6%。
进入2016年以来,由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作用逐渐显现,水泥行业形势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苗头。3月份开始水泥产量扭转下降局面,4月份全国多数地区水泥价格开始回升,5月份继续上涨,有力地支撑了水泥全行业扭亏为盈。据统计,1~7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3.23亿吨,同比增长了2.76%;规模以上水泥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6.8亿元,同比仅下降7.6%;企业亏损额126亿元,同比下降了4.3%。这说明水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已经开始从去年谷底出现回升态势。
尽管1~7月份水泥产量、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仍属于在去年大幅下跌后的恢复性上涨。1~7月份全国水泥价格同比还是降低了1.9%,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9亿元,同比下降4.6%;企业亏损面近40%,仍然居高不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7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8.1%,增幅同比继续下降;房地产投资虽然年初出现反弹,但4月份以后又是一路走低。
所以说,当前水泥行业形势出现的一些好转苗头极不稳定,地区间差异也比较大,一方面市场需求增长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总体来看,水泥行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对此要有清醒认识,绝不能盲目乐观。
真抓实干才能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针对近年来水泥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国务院先后于2009年和2013年下发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的国发【2009】38号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国发【2013】41号两个重要文件,都把水泥行业列为重点。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34号文件又专门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个文件虽然是面向整个建材行业,但真正重点仍然是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行业。
根据《指导意见》,今后3~5年水泥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在供给侧截长补短、压减过剩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扩大新型、绿色水泥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有效提高水泥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四项基本原则。明确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再压减一批水泥熟料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水泥熟料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产品深加工和绿色化水平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水泥工业效益好转,销售利润率接近建材工业平均水平。
当前《指导意见》已发,大计方针政策措施已定,下一步就是要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自律意识,落实好各项政策。特别是在化解“过剩产能”上要下真功夫。
一是严禁新增产能。2020年底前,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2017年底前暂停实际控制人不同的企业间的水泥熟料产能置换,即产能置换只能在同一个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集团内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含电石渣利用)也必须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改造,防止借开展协同处置名义新增扩大产能。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四法一目录”各项规定。对违法和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依法关、停和退出。
三是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搭建产能整合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联合重组,整合产权或经营权,优化产能布局,提高生产集中度,并结合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主动退出综合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产能,增强盈利能力。
四是全面推行错峰生产。这次《指导意见》以国务院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在采暖地区的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以此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采暖地区熟料产能,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指导意见》还要求其他地区水泥熟料装置在春节期间和酷暑伏天也应错峰生产。
五是开展好化解过剩产能试点。这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两项试点,即:支持骨干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压减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探索由大型骨干企业联合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补主动退出的产能。
六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加快提升水泥产品档次,拓展水泥产业功能,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加快发展专用水泥、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积极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固废发展低碳水泥等。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数字矿山;加强对产品质量、污染物排放、能耗等关键参数的可视化管理,提高质量效益。
七是齐抓共管,务求实效。有关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负总责;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行业协会要发挥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完善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大型龙头企业要勇于担当,在错峰生产、重组去产能试点等方面起带动作用。
总之,水泥是《指导意见》明确的重点行业,贯彻落实的程度和效果好坏关系到整个建材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为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精神,凝聚共识,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努力实现水泥行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
作者:工信部原材料司吕桂新
防水之家是专注防水,泥水,防水材料,防水涂料的新闻资讯和防水,防水材料,防水涂料等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敬请登陆防水之家:http://fangshui.jc68.com/